宝振(中国)—— 城市立体绿化全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生产商

佛山从烟囱林立到开门见绿: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厦门宝振科技

  提起佛山,工业城市的印象就会浮现在脑海。“佛山制造”誉满海内外,从美的、格兰仕的家电,东鹏、蒙娜丽莎的瓷砖等传统制造企业,到近年来入驻的一汽-大众、福田汽车等先进制造企业,发达的制造业使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国靠前。

  改革开放初期,佛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创造了这座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奇迹,但与之相伴的,还有量多而分散的企业、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高昂的环境污染监管和治理成本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物质生活变丰富的同时,市民生态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佛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通过“铁腕治污”,向经济增长要“绿色动能”。2017年10月,佛山顺利捧回“国家森林城市”荣誉,诠释了“金佛山,银佛山,生态文明创新建设美佛山”的生动实践。

  制度引领

  向污染环境行为宣战

  佛山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拉锯战”中不断探索,既要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矛盾一直如影随形。

  在这过程中,决心显得尤为重要。十多年前,佛山就提出“宁愿牺牲GDP也要把污染干掉”的口号,打响了铁腕治污“第一枪”。

  随后,一系列制度给佛山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了全链条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制,成立由市长挂帅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各级环保责任考核体系,在基层推进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整治,建立“涌长段长责任制”。不仅如此,佛山还创建“环保警察”,推动部门联合执法,对违法排污形成有力震慑。

  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环保保护领域也率先被佛山提上立法议程,紧接着便有了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向污染环境的行为“宣战”。

  日前,南海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并验收第一套机动车排气固定式垂直遥感监测设备,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尾气监控系统,通过三维定向的模式跟踪途经车辆,实现更精准地检测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接下来,南海区将开展设备和系统调试,对途经车辆进行排气遥测,实时监控路边空气质量并开展相关的汽车尾气污染研究,不断运用遥感监测尾气的“神器”,盘活机动车与空气质量的大数据,推动机动车污染治理精细化。

  如今,烟囱林立、灰霾蔽日的样貌已经成为历史,根据佛山市环保局公布的,按照空气质量指数评价,佛山2018年上半年全市优良天数占上半年有效天数的80.7%。

  改出新天地

  向村级工业园“开刀”

  不可否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佛山工业化早中期,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村级工业园,曾为佛山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奠定了佛山雄厚的制造业家底。但时至今日,传统村级工业园发展模式粗放、环境危害突出、产出效益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向村级工业园“开刀”,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佛山迫切待解的时代命题。

  2003年,为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低水平工业状况,佛山提出将全市100多个工业园逐步整合为六大工业园区。

  “一开始非常难。”回顾“拆旧建绿”的过程,张槎街道负责人感慨道,2014年开始改造时,很多人还是希望拆除以后继续建物业出租,不愿意改建公共配套和绿地,街道一步一步做工作,才让一些村居愿意退让一点物业用地。

  倚着红色凉亭的栏杆,吹着仲春清凉的微风,听着风吹翠竹的声音,看着蜿蜒的绿道,再听着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嬉戏的笑声,这是如今张槎大富村里日日上演的场景。几年前,大富村的村民不敢想象,这一幕在今天村里的富竹公园能成为现实。

  在张槎下朗村,10米多宽的柏油沥青路面平整干净,街道两旁店铺招牌统一整齐,店面外观整洁有序,村中老人聚在一起聊天,笑声不断,文化小广场里树茂叶绿,花开正艳,一副宜居宜乐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

  “现在比改革开放之前好太多了,旧貌换新颜,我的华侨亲戚回来之后都说认不出了。”下朗村村民陆姨笑着对记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张槎“三旧”改造改出了一片新天地,成功为发展赢得了优质生活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空间、创新发展空间。如今,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张槎,脱胎于旧改的主题园区有21个,从华南生命科技园、华南创谷到欧洲工业园,从新兴产业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仅一个欧洲工业园,就引进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项目。

  城市升级

  持之以恒建设生态绿城

  变化不仅在张槎。十多年来,佛山一届一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抓绿化建设,秉承近自然森林发展的理念,在生态领域投入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城市升级等一轮又一轮的绿化大行动,发力推动森林进城、下乡、上路,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使昔日烟尘弥漫的城市蝶变成为如今城乡叠翠、四季锦绣的岭南生态绿城。

  2007年伊始,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植树拜年”的方式,竖起建设生态绿城的旗帜,十多年来从不间断。从启动“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到城市升级、绿化佛山大行动,再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十余年来,佛山用行动破解工业城市的生态命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金山银山也是绿水青山”理念。

  森林城市之路是佛山绿色发展的传承,更是新时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行动。2013年,佛山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战略要求,提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创森”5年,佛山累计投入86.15亿元用于森林城市建设,通过森林扩增、绿城飞花等举措向河涌、道路、乡村等拓展绿色空间。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0.35万亩,建有县级以上森林公园38个、县级以上湿地公园20个,森林生态廊道956.4公里,其中超千亩以上生态公园达49个。林城相互衬托,市民开门见绿的美好愿景正在佛山变为现实。

  2017年10月10日,佛山荣获森林生态建设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作为一个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后,正是其坚持并行之有效的绿色发展道路。

  典型引领

  云勇精神见证佛山生态文明创新之路

  摘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佛山并没有就此止步。三天后,佛山高规格召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动员大会,制定了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推进城市生态绿心群建设两份工作方案,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措施之一。

  2017年底,佛山开始深入挖掘云勇林场先进集体典型,进一步激发全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好“一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的动力。

  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云勇林场现已成为佛山乃至珠三角城市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同时成为市民休闲郊游、共享绿色生活的好去处,并接连荣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中国最美林场”等国家级荣誉。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云勇林场成为了佛山生物基因库。原来的杉树、松树被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景观树种替代。据不完全统计,云勇林场保留野生维管植物134科335属520种,占广东省总树种的7.5%;野生动物47种,其中兽类9种,鸟类25种,爬行类10种,两栖类3种,国家一级保护3种,国家二级保护13种。

  “林子保护好了,大自然当然更加和谐。”云勇林场场长苏木荣说,林场生态修复成效初显,生态价值凸显,已趋大自然形态,成为珍稀树种和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

  大自然回报云勇林场人的,不只满山的青葱,还有源源不断的甘泉。位于云勇村的村口的古井,在林分改造之后水源充沛,这是大自然回馈给人的礼物。每天,都有很多市民驾车前来此处取水。

  “用这水泡茶、煲汤、煮饭都很好,尤其是冲茶很靓。”来自高明荷城的徐女士说。在她看来,有云勇林场的这片好山水,是佛山市民的福气。

  “如今泉水多且甘甜,我们越来越健康长寿。”今年93岁的云勇村民何月梅说,周边的村民甚至江门、广州的市民、游客也到此品尝。

  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经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评估,云勇林场今天的生态服务价值超26亿元。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薛春泉认为,云勇林场今天释放的生态价值远远超乎传统商业林的经济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今年2月,市委书记鲁毅参加纪念云勇林场建场60周年座谈会时表示,“云勇精神”是全市探索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之路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一道,进一步丰富了佛山人精神的内涵,是支撑佛山新时代奋进的脊梁。

  更进一步

  努力把佛山建设成高品质绿色城市

  在坚持以绿色提升城市品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传统产业革新,严守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的实践中,佛山着力统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下决心破解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命题。如今,以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目标,佛山正走上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创新增长道路。

  2018年1月16日,佛山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市政府就,提出严守市域1953.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和市域396.7平方公里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构建“三屏、六楔、两脉、两环、两网”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专门就生态文明作报告,这在佛山历届人大会议中,尚属首次。此后,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实施,佛山这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目标是夯实佛山绿色基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将佛山建设成为高品质绿色城市;不断完善绿地系统,将自然生态财富变为全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随着规划的实施,预计到2020年,佛山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佛山将实现自然生态从“浅绿”到“深绿”的质的飞跃。

  良好的生态为佛山人民带来幸福感,如今,佛山新城滨河景观带已成为市民、游客必去的地方。看南国早樱、赏雕塑小品、品剪纸画廊、走林荫绿道、逛湿地公园、踏五彩梯田……移步换景、步步是景。而对面的世纪莲体育中心,整片粉色的波斯菊也成为了市民游客赏花的好地方。

  不仅是佛山新城,千灯湖片区、智慧新城、沥桂新城、顺德新城、北滘新城、西江新城、三水新城等各区新城,在体现城市经济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愈发注重绿化景观的改造升级,很好地诠释了产业与绿化、高楼大厦和小桥流水共存的平衡。通过产城人景高度融合,佛山不仅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进驻,收获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呈现出处处见绿、四季开花的美景,更提升了居住者和工作者的信心,增强了城市绿化的影响力和文化的渗透力,建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理想城市。

  下阶段,佛山将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引领,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守住生态底线,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态服务能力;提升绿色品质,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的自然生态产品,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作者简介

姓名: 工作单位:

热门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 立交桥立体绿化 垂直墙立体绿化 屋顶绿化 景观立体绿化 道路立体绿化 水域环境生态修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