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振(中国)—— 城市立体绿化全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生产商

2015屋顶花园武汉园博园规划设计说明 厦门宝振科技

   迫不及待的城市

 
  --武汉园博园规划设计说明(代序)
 
  也许只有等到明年,园博会真的亮相于全球视野之中,我们才会知道这场高层次,大规模的园林盛会,对于武汉这座亟待复兴的城市意味着什么……
 
  继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沿海经济崛起,西部大开发之后,湖北也正处于"中部崛起"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时期。而武汉,这个华中重镇无疑站在了这次大发展的前沿。2015年园博会最终花落江城,便与这座城市结下解不掉的姻缘。
 
  复兴大武汉,是一个沉重而又繁琐的担子,压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的身上,眼看着祖国发展大好形式下,武汉像是站在十字路口茫然的孩子,不及沿海一带喧嚣繁荣,也不是西部那样靠吃政府救济粮,处于中部这个尴尬的境地,不复兴,便会边缘化。也许只有等到明年,园博会真的亮相于全球视野之中,我们才会知道这场高层次,大规模的园林盛会,对于武汉这座亟待复兴的城市意味着什么……
 
  武汉是典型的山水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武汉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坐落其间。每一任市政府领导上任期间,都会振臂高呼,"切实建设好大武汉的人居环境,积极创建全国山水园林示范城市。""未来的武汉是500米内见绿,1000米内见园,2000米内见水的山水园林城市"……
 
  大概政客们也真的知道民心所向的并不是GDP指数,并不是大兴修建政绩工程,并不是要数一数武汉有几个"万达"广场,又有几座超五星级酒店。大家要的是这座城市能给予他们的呼吸空间,人生须臾,全在一呼一吸之间。
 
  "要绿色,要生态,要人居景观"在这个最好或者最坏的时代,我们叫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卖力。
 
  而这次,真的来了!!!
 
  是的,2015,武汉园博会!!!
 
  园博园建成后将成为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一带十园"中的"一园",并与其同属于武汉"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其中,三环线生态带作为生态内环,对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意义重大。而园博园则成为这分巨大憧憬中一枚彩蛋,供全国乃至全球赏弄。
 
  武汉园博会以"绿色联结你我,园林融入生活"为主题铺展开来,我们的设计本着更最大程度发挥此次园博会的影响力,本着成就一场最具创新示范意义的责任,从"人居,景观,生态"等格局着手设计。
 
  我们的规划设计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克服现地形不利因素,以及充分注重景观设计情怀,使全园形成"两轴两心一带四区两景&q天桥绿化花盆uot;的规划结构。
 
  两轴即依托张公堤文化含蕴,以韶光轨迹(time line)为概念形成的绿动的景观文化轴和贯穿南北以及山水核心景观和主展馆为线的景观视线轴。两心即设有园博园制高点观景台的游览山峦和设有园博园主展馆的人工湖泊形成整园的两个景观核心。一带则是以"江城汉水"为灵感形成的水景带。四区包含四个园林展示区,分别为"国内展区","国际展区","生态展区","未来展区".两景包含"趣味园林游乐景区"和"'人类依水而居'文化景区".
 
  武汉园博园场地沿着张公堤贯穿东西,张公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韶光轨迹"的Time line 正是沿着张公堤书写开来的,在这条文化景观轴线上,我们纵穿古今,从公元前16世纪的商周开始,细细品味中国园林史的"萌芽期""形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等演变分段,在这条轴线上,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园林是如何诞生的,如何演变的,更可以从中找到园林与现代生活的关系。而处于这个时间轴的末端,正是未来园林展示区,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
 
  Time line 的铺展形式也突显出韶光滚滚向前飞逝的意蕴,在张公堤附近用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做成一条穿越时代的景观轴。为了继承和发扬阳台花盆祖国园林艺术成就,园博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次武汉园博园的"韶光轨迹"正是利用这一契机展现了园林文明这一璀璨的花朵绽放的历程,我们书写这个散落在园林文明史上的Time line ,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在于揭示发展规律而烛照未来!
 
  如果说"韶光轨迹"是向整个园林文明史的献礼的话,那么我们的"江城汉水"则是足显我们景观人对武汉本土文化涵养的诚意之作。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跨江鼎立的格局。考虑到这样的独特城市布置,我们在园博园中规划设计的"江城汉水"的这个景观水带则如武汉城市格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们的设计意向中,武汉的长江和汉江两江成为符号化的"江城汉水"景观水带。江文化就是武汉文化的根基,而这条景观水带一旁的国内园林展区一字排开,如同一根线串起了祖国璀璨无比的园林文明,见证了这个文明古国的崛起。
 
  "江城汉水"的规划构思便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使武汉园博会同其他极具世界影响力的盛会一样,成为展示并打响"武汉山水园林城市"这张名片的契机,并使得武汉园博会成为世界园林史上的一个传奇。
 
  园博园所选取的地块中,有一处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对于场地内有这么大面积的垃圾场,这是历届园博园选址中没有出现过的,在垃圾场上建园林,这既有风险也是机遇,如果处理得好,必将成为园林生态意义的典范,被后人传为美谈。
 
  在我们的设计中,"生态园林展区"基址正位于场地内的垃圾填埋场,成为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我们希望生态园林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二是具有改善基址垃圾场的环境,具有其生态作用,通过植物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维护生态环境;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人工植物群落,为游园的人们提供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景观环境。
 
  沿着"江城汉水"景观水带铺展开来的是园博园的主角,即"国内园林展区",其包含国内大小城市的展园。通过现代材料的运用,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突出的创新规划,展现蕴含不同园林文垂直绿化化、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园区北大门的"国际园林展区",届时将邀请国际参展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睹园林盛世的风采。
 
  武汉素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理应用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八方的国际朋友,而武汉此次的园博会特设国际园林展区,便是一次极好的与世界交流的机会。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屋顶塑料花盆要的角色,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崛起城市,在国际格局中必将会有一席之地,因此这次的"国际园林展区"对武汉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未来园林展区"同样也是亮点十足,其被三环线划分成南北两片,处于"韶光轨迹"(Time line)的末端,意味着时间的尽头即是我们憧憬的未来。
 
  "未来园林展区"主要从"未来人居环境"和"未来景观展望""未来设计潮流"等方向出发,用超前设计的展园来启迪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思维,引领未来。在这里,我们可以设想出未来住宅演变过程、新能源与景观的结合、新材料在未来景观中的应用。
 
  在景区方面,我们看重的是景观建设的突破与拓展,传统的景园被反复地运用,便成了无趣地复制和模仿。
 
  正如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在都市公共景观中的体现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我们在园博园中设计的"趣味园林景区"便是用诙谐幽默的手法来进行园艺造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亲近自然,还可以看到新奇的景观,满足游憩时的好奇心。让景观都活跃起来,激起游乐者的情绪变化,使景观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发展中为了满足人们游憩,在公共景观中不仅有休憩的小品,还有游乐设施,同时各类主题公园和游乐园的大肆兴建也在丰富着大家的空闲时间,如果可以将园林的造景手法融于进游乐园中,则是在园林赏玩的基础上衍生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分枝。游乐园承载着几代人的成长记忆,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趣味园林"更是起着唤起大家对童真,对美好事物的记忆。
 
  另外一个景区,"人类依水而居"文化景区,我们在尝试着用景观的方式去叙说一段关于全人类的宏伟而深沉的主题。
 
  世界的文明发源地有证可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点,都在河流附近,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文明起源地的话,不如确定为水或河流最准确了。据史载,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屋顶绿化种植容器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而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人类自古便有"依水而居"的习性,基于此,我们设计的这个"依水而居"文化景区,正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敬畏之心。
 
  人类来源于水,故此对于水的认知与需求格外敏感。黄河曾是华夏发源,沿着黄河无数名城重镇罗列。我们在"依水而居"景区不仅布置有传统的湖滨景观,更有一些文化符号和景观交流平台,使得游览园博园的游客在休闲游园的同时触发对人类文明起源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用景观设计的方式向大自然向世界文明的虔诚礼赞。
 
  一心想挤入一线城市的武汉,正以大脚步跨栏的形式奋起跋涉,城市在丰富物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地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是一座大城市不可回避的考量指标,而一直在奔跑的武汉深谙其道,你们看到的武汉也许是汗涔涔的,而我们作为一直在试图用景观改变些什么的人看到的武汉是一座迫不及待的城市。
 
  不管后人怎么评价武汉的发展史,不可避免的是,园博会的主办,将成为武汉迈向主流宜居生态城市的一个里程碑。园博园与武汉的城市形象一脉相通并会成为景观建设的典范。我们相信,2015武汉园博会,就是呈现给每一位来宾关于武汉形象的一张名片,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让这张名片更充盈更富有温度,更夺目,更璀璨!
 
  是的,这天终将如期而至!
热门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 立交桥立体绿化 垂直墙立体绿化 屋顶绿化 景观立体绿化 道路立体绿化 水域环境生态修复

Top